第73章 蒸汽时代
城东的主干道上。
蒸汽机车缓缓行走。
许青转动方向盘,因为没有液压助力,转动的时候需要很大的力气,但好在也能转向成功,使得蒸汽机车脱离主干道,在草地上行走。
蒸汽机车的速度并不快。
许青赶紧给锅炉加点柴火,火势旺盛以后,跑得更快了,渐渐提升到了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。
因为车轮和车架不是刚性连接,而是添加了大型弹簧作为悬架,起到了一定的减震作用,不至于屁股疼。
“哈哈,真的不错。”
虽然润滑油用的是植物油,和真正的润滑油比不了,但也不是完全没用。
蒸汽机车继续行驶,重新回到主干道上,从最近刚刚修好的水泥大桥上面开过去,来到了河西。
“城主好!”
陆玲玲和其他农业人才正在开拓新的水田,看到驾驶着蒸汽机车的许青,纷纷挥舞手臂打招呼。
“你们也好啊!”
许青挥挥手臂,驾驶着蒸汽机车行驶到河西的大直道上。
“这条路未来将会连接青州城和神河城,就叫‘青神’大道吧!不对,这名字也太难听了。倒不如这样,分别取一个‘州’和‘神’字,合称神州大道。哈哈,这个名字不错。”
许青朗声笑道。
旋即,他将蒸汽机车停在路上,在这里立起一大块木牌,在上面书写了如下的四个黑色大字:
神州大道。
轰隆隆!
蒸汽机车行驶在神州大道上,随着许青不断添加木炭,锅炉里的水被消耗了一小半,速度越来越快。
“快到极速了。”
许青估算了下,现在的车速可以达到二十五公里每小时,等神州大道修好以后,一个半小时就能抵达神河城。
“过段时间就可以修铁路了。”
许青暗道。
现在的铁矿还不够多,冶炼出来的生铁太少,根本不够建造铁道。等以后材料足够了,就可以造铁路了。
有了蒸汽火车,就可以批量运输大量的乘客和矿产等资源。
这样可以促进青州城的发展。
“哇,这是什么?”
正在修路的巨龙拉莫斯看到了驾车而来的许青,顿时趴在地上,好奇地打量着还很粗糙的蒸汽机车。
“这是蒸汽机车。”许青说。
“蒸汽鸡?好吃吗?”巨龙拉莫斯的两只小手互搓,哈喇子直流。
许青一脸嫌弃地看着它:“这是一种机器,没有生命,不是鸡!”
然后,他一顿解释。
但,拉莫斯就是不理解。
“这东西不能吃。”最终,许青这样解释,拉莫斯才悻悻离去。
“不能吃,真扫兴。”
拉莫斯一边吐槽,一边干活。
许青摸了摸额头,觉得拉莫斯这家伙真的是个吃货,就知道吃。旋即,他驾驶蒸汽机车返回青州城。
“真的是神了。”
“城主真厉害,真的造出了不需要牛和马就能拉动的车,而且还可以自己控制拐弯,太方便了。”
“我也想买一辆。”
“蒸汽机车肯定很贵,你想买也不一定买得起呀!”
“别说了,就凭我这1500青币的月薪,这辈子或许都买不起车了。”
居民们议论纷纷。
这些话,许青听得一清二楚。
“各位放心,我准备批量打造蒸汽机车,至于价格,肯定不会超过十万青币,稍微有点钱都能买得起。”
许青当众宣布。
“十万以内?虽然听着还是很贵,但是凭我3500青币的月薪,貌似不吃不喝干活两三年也买得起了。”
“哇,比我想象中的便宜。”
居民们兴奋起来。
尤其是神河城和其他地方的游客及商人,更是眼前一亮。
“不过,蒸汽机车限购,必须满足以下任何一个条件才有资格购买。一,是青州城的居民。二,在青州城开店或者做生意。三,对青州城有特别的贡献或者捐款超过10万青币。”
许青说出了购买资格。
之后,许青开始检查蒸汽机车,发现木炭都烧完了,锅炉里的水也消耗了不少,都得进行补充。
磨损方面,还是挺严重的。
好在,许青生产出不少简易轴承,直接拆掉车轮,换上新的轴承,添加新的植物油,就可以继续行驶了。
“这辆车还可以继续改装。”
许青摸了摸下巴。
这天晚上,他先是把之前系统赠送的全套大学教材放入图书馆,然后在图书馆里面画设计图。
第二天一早,设计图完工了。
许青开始了改装。
他首先给蒸汽机车添加了两排座位,能坐四个人。车上还添加了额外的水箱和木炭箱,能增加续航。之后,再安装车盖,可以遮风挡雨。
可惜,没有玻璃窗。
开车的时候,许青的眼睛被风吹的很不舒服,却又无可奈何。
“得大力发展工业了。”
许青走进工业基地。
这边共有五十位工业人才,目前都在认真学习工业知识,其中就有几个工业人才专门研究玻璃的生产制造。
“生产玻璃需要氧化硅、氧化钠、氧化钙等材料,总体工艺不复杂。通过石英砂可以制取氧化硅,氧化钠和氧化钙,分别通过食盐、石灰石制取。”
许青给这些工业人才进行科普。
他们听懂以后,马上去联系相关的人员获取原材料,然后开始生产。
“继续打造蒸汽机车!”
许青回到蒸汽机车实验室,仿造第一辆蒸汽机车,消耗大量钢材,一晚上就打造出了十台蒸汽机车。
它们暂时没有玻璃挡风镜。
不过,因为有了铁棚顶,遮挡炎热的太阳直射还是可以的。但因为蒸汽机太热,意义也不大。
许青停止制造新的蒸汽机车。
他来到河西,发现商业街的建设终于完工,形成了一条百米长的街道,两侧加起来共有二十栋三层楼。
赵治、钱唐等商人分别租了一栋楼做生意,销售各种商品。
「2、税收:3728/100万」
商业街刚开张半天,许青就收到了三四千税收,不由得暗喜。
随着商业街的蓬勃发展,未来收的税肯定会更多。估摸着,两三个月就可以收满一百万的税收了。
由于建设商业街的时候,商人赵治和钱唐看到了水泥的效果,纷纷表示要购买这种建材。
对此,许青同意了。
一吨水泥,售价2000青币。
价格虽高,但销量非常好,基本是处于供不应求的情况。
自此,水泥产业初步成型。
离开商业街后,许青继续研究蒸汽机,准备生产大型蒸汽机,用来带动更大的回转窑,提升水泥厂的产量。
而蒸汽机的应用,也正式将青州城推动到了蒸汽时代。
虽然,现在只是这个时代的开端,但许青觉得,未来一片美好。
“蒸汽时代,我来了!”
许青一边打造大型蒸汽机,一边憧憬着未来,眼中充满了希望的光。
「PS:两更完毕,晚安咯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