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4章 罗刹城
罗刹城,街道上。
这边的街道用石板铺就而成,年久失修,大部分坑坑洼洼,开车在上面就像是过山车,很费屁股。
“唉,看来又要修路了,可是这花的都是我的钱,太心痛了。”
罗刹伯爵吐槽。
许青说道:“我刚刚推荐的水泥就是一种很好的建材,用水泥、砂石、水制成的水泥路坚固耐用。至于说花钱,那是必须的。想要把城池建设好,就不能不舍得花钱。”
“许城主所言极是,我准备大量购买你们青州城的水泥,然后把罗刹城的道路全部修一遍。”
罗刹伯爵笑着说。
自从去过一趟青州城,看到那边的水泥石板路这么平整后,他决定也要把罗刹城的街道改造好。
只是,这太费钱了!
想到这,罗刹伯爵有些肉痛。
十分钟后,城主府。
许青和罗刹伯爵坐在位置上,喝着这边的茶,但口感太差了。
“尝尝我这个,龙井。”许青拿出一小包茶叶,那是在系统商城买的,原本是一大罐,里面有很多小包。
“龙井?”罗刹伯爵挑眉,看着许青泡茶,然后开始品尝,瞬间被这种甘甜的味道吸引住了。
“太好喝了!”
罗刹伯爵惊呼,觉得这种茶叶一定可以成为蛮荒大陆的热销品。
“想买?”许青笑着问。
“当然想。”罗刹伯爵连连点头。
许青说道:“在我们青州城的种植地里面种有不少茶叶,但是还不到采摘的时候,但以后一定会有卖的。”
“那我就提前预定一部分了。”罗刹伯爵赶紧说道。
“没问题。”许青点点头。
罗刹城是这附近最大的海港城池,拥有自己的航线渠道,青州城的商品完全可以通过罗刹城这个地方中转到各大城池,实现双赢的局面。
“看看这种纸。”聊了一会,许青拿出一种比较柔软的纸张,不适合在上面书写文字,遇水易融。
“这种纸……怎么和上次的那种纸张不一样,似乎不适合写字。而且表面太粗糙了,质地很不好。”
罗刹伯爵挠了挠头。
许青解释道:“这是如厕纸,制造成本更低,而且遇水易融,也比较柔软,是专门用来擦屁股的。”
“哦,这个好!”
罗刹伯爵眼前一亮,之前他用书写文字的纸张擦屁股,到现在还觉得后门有点不舒服。如今换上这种柔软的如厕纸,就不用有任何担心了。
十分钟后。
“许城主,我有点事,你先在休息一下,等会会有人过来服侍你。”罗刹伯爵拿着一包如厕纸离开,准备到粪坑旁试验一下效果。
大厅里。
许青自顾自喝茶。
哒哒哒!
这时,有一群身姿摇曳的美女走进大厅,有纯粹的人族,也有猫耳娘、狐尾娘等奇特的半兽人族。
“大人,我们是过来服侍您的。”
这群美女款款弯腰,露出了胸前的一大片雪白,很是晃眼。
许青嘴角一抽。
原来,罗刹伯爵刚刚说的服侍,竟然是这种类型。
“咳咳,免了!”许青摆了摆手。
在青州城里,他已经有郡主林娜、孙曼、孙妙、杨彩环等大美女,根本不缺这个,果断做起了正人君子。
半小时后。
罗刹伯爵回来了,神清气爽。
“许城主,吃饭吧!”
罗刹伯爵邀请许青享用晚宴,虽然食物种类不少,但味道完全比不上青州城酒楼,两人都只是稍微吃了一点。
夜幕下。
罗刹伯爵带着许青参观罗刹城港口附近的商业街,也很繁华,然后又参观了岸边船坞,发现不少在建的木船。
“许城主,我们罗刹城的大船很多,但都没有蒸汽机,所以,能不能这样:我们把木船拉去青州城,你们帮我们改造,装上蒸汽机?”
罗刹伯爵如是询问。
许青摸摸下巴:“似乎可以,但是,我们需要收取加工费、蒸汽机组的费用、改造过程中的材料费。”
“这个好说。”罗刹伯爵答应了。
“那行。”许青点点头,和罗刹伯爵讨论价格,最后以每艘船一百万的总改装费作为成交价。
大概晚上八点。
许青登上蒸汽木船,站在甲板上朝码头的罗刹伯爵招手:“明天你们把船拉去青州城的码头,之后,我会派人进行改造,安装蒸汽机组。”
“那就多谢了。”罗刹伯爵暗喜。
直接向青州城购买蒸汽木船,一艘价格三百万青币,而如果是将罗刹城积压的木船拿去改造,虽然需要一百万的改造费,但还是省了几十万。
这是因为,罗刹城一艘木船的生产总成本,也就一百多万铜币。
呜呜呜!
随着发动机舱的蒸汽机达到了工作压力,螺旋桨被带动,蒸汽木船徐徐调转方向,朝西边航行。
甲板上。
许青吹着海风,看了眼放在地上的一大袋铜币,嘴角微扬。
半夜,蒸汽机船抵达青州城船坞。
工人们连夜对蒸汽木船进行保养,许青则是将那一袋铜币丢到银行的保险仓库,存放在了那里。
“城主,您终于回来了。”
孙曼已经洗白白等着,看到许青进入城主府,马上迎了过来。
“今天城里怎么样?”
“一切如常……哦对了,城主,这是您之前说过的望远镜。”孙曼将一个单筒望远镜拿了出来。
这是许青让工业基地研究的。
普通光学望远镜很简单。用凸透镜作为物镜,凹透镜作为目镜,再用木头作为镜筒,就成了一台望远镜。
许青试了一下。
这个单筒望远镜的放大倍数达到10倍左右,看东西不算清楚,但如果是航行的时候有望远镜,就方便多了。
“安排生产。”许青吩咐。
“好嘞!我明天一早就去工业基地那边安排。”孙曼收下望远镜,然后双手攀上许青的肩膀,“城主,您今天应该很累了,不如……”
下一刻,灯灭了。
摸黑学知识的时间到了。
翌日清晨。
孙曼精神抖擞,去工业基本安排那边的工业人才,开始规模化生产单筒望远镜,作为青州城的特色商品。
许青则是来到蒸汽机实验室,大规模生产船用蒸汽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