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 回纥(一)
当时中国对西域的唯一交通就是丝路,丝路闻名中外,商人借着丝路将中国的茶叶、丝绸运往西方,也将西方的商品运往中国。
丝路虽然是东西方的重要交通要枢,却不安定,除了四周胡人强权威胁(突厥、回纥、吐番……等等),更经常有盗匪出没,抢夺商人财物。
玄奘前往天竺,依现在地图,是不可由南而行,因为有喜马拉雅山山脉阻隔,必须经由丝路,从甘肃进入新疆,再穿过伊朗、阿富汗、巴基斯坦,再进入印度。
由古代地图来看,须进入凉州,至瓜州,再穿过伊吾国、高昌国、阿耆尼国、屈支国……等,之后再进入天竺诸国。
玄奘骑着快马前往凉州,官府已经发出通牒,要缉捕他,不准玄奘出国。
凉州都督李大亮,派兵欲逼玄奘还京,幸好有慧威法师暗中帮助,派遣徒弟暗送玄奘西行,昼伏夜行,直到达瓜州。
瓜州刺史独孤达,对佛学甚为着迷,不仅命人收集佛经,还命人在敦煌石窟,雕刻佛像。
玄奘首度进入丝路,丝路上一片沙漠,一人独行于沙漠之中,极为狼狈。
莫贺延碛,长八百余里,古称为沙河,可说是上无飞鸟,下无走兽,更没有水草。
玄奘陷入困境,只有心中念着佛经来壮胆。
在沙漠之中行走了一百余里因而迷失方向,玄奘急欲寻觅泉水饮用,但却苦寻不得,之后看见绿洲,却是海市蜃楼,玄奘快速奔跑,下水一跃,却是黄沙滚滚,陷入黄沙之中。
之后连续四夜五日,玄奘不曾饮用一滴水,他口干舌躁,就快要渴死了,体力不支倒卧在沙漠之中。
玄奘几度想要半途而废,但想起对大乘佛教的热爱追求与对佛经的渴望,心中不停念着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,使玄奘再度地坚定意志,继续向前进。
到了夜晚得到凉风吹袭以及露水饮用,玄奘身体才渐渐恢复。
隔天再次勉强起身前行,走了许多时辰,终于遇见了绿洲,得到了水草,玄奘跳到池中,猛饮泉水,人与马终于脱离困厄。
躺在绿洲上,看着天空,天空一片湛蓝,艳阳高照,照出一片金澄,滚滚沙漠,一片金黄狂砂翻腾,如此美景美不胜收。
虽是草木不毛之地,但其壮观伟大,震撼人的心灵。
玄奘起身,将水壶装满水,看见远方出现一群人群,那是大食商人的商队,有数十个大食人骑着骆驼,往绿洲而来。
玄奘曾在京城学习西域各国番语,对大食语略懂一二,也听闻大食人物风情,虽然如此,但是第一次看到大食人与骆驼,心中难免紧张。
大食人将骆驼牵到绿洲水池旁,让骆驼饮水,数个大食人看见玄奘,心中好奇,玄奘用不熟悉的大食语与他们交谈。
“你们好,我的法号叫做玄奘,是从大唐来的和尚。”
“原来是唐人,我们都是大食人,信奉伊斯兰教。”
伊斯兰教就是现在的回教。
“我们前往大唐,要与唐人做生意,这是我们的商队,要以胡椒、香水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。”
“原来如此。”
“你独自一人上路,难道你不害怕吗?在沙漠之中,凶险甚多,不仅要对抗恶劣的气候,还有许多的盗匪。”
“我想前往天竺,求大乘佛经,因为政府禁令,不得不一人孤身上路。”
“何必那么辛苦,远去天竺求经?佛经我们虽然没有,但是我们可以送你一本可兰经,里面也是许多至圣名言,充满真理。”
“不,谢了,你们的好意,我心领了。”
玄奘与大食商人相谈甚欢,既然是有缘相聚,玄奘讲个佛经故事给大食商人听。
“这故事叫做‘熬而种之’
,是出自《百喻经》。
“从前有个愚蠢的人,有一次他生吃胡麻子,觉得味道不怎么好,于是试着将胡麻子炒熟,果然味道又香又美味。
但心里想,每一次吃之前都要将胡麻子炒熟,觉得很麻烦,突然心生一计,在下种之前,先将胡麻子炒熟之后再下种,他想将来生长出来的胡麻子也一定是香熟美味,以后不需再炒了。
之后,他就如计所施,将种的胡麻子之前就先炒熟。
实际上,这些炒过的胡麻子是永远不会发芽生长。
”
“你的故事之中,似乎有些含意,好像包含某些道理?”
“没错,在故事中,世人也常常有类似的愚蠢行为。
认为发菩萨心愿,需要不断修行,艰难辛苦,成效很慢。
于是常有它念:与其旷日废时,不如速作阿罗汉,速战速决,功夫简易。
如此,就得不到自己想追求佛果。
因为种下的是炒熟的种子,是不能生长。
凡事是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
不能投机取巧,世事是如此,佛道也是如此。
”
“大师所说的非常有理,是至理名言。
”
“虽然我们信仰不同,但凡事须脚踏实地,一步一脚印,不可急功好利,欲速则不达。
”
“希望大师此次去天竺,功德圆满,求得大乘佛经。
”
突然间战鼓四起,黄沙滚滚,从东方冲出一支军队,是骑马快速的骑兵部队,朝玄奘与大食商队,快速冲来。
大食商人吃惊,不禁大喊:
“是回纥部队!”
纷纷跳上骆驼,准备逃亡。
没想到回纥骑兵相当快速,一转眼间就冲进大食商队中,拔出弯刀,砍杀商人。
玄奘被眼前光景吓到,没想到在这,竟遇上强盗,但他也不是没有见过大风大浪之人,双手合掌作佛印,口念南无阿弥陀佛,屹立于人群之中。
眼见旁边的人,一个接着一个被杀躺下,倒在血泊之中,玄奘心中不忍,于是大声吶喊:
“不要再杀人了!”
回纥骑兵停下动作,数位骑兵凶狠看着玄奘,大声怒骂:
“你在胡说些什么?死和尚!”
“我乃来自大唐的玄奘法师,你们既然已经抢夺财物,又何必残害他人生命?”
几个骑兵愤怒,纷纷将弯刀指在玄奘颈上:
“臭和尚,信不信我们杀了你?”
“住手!”
从骑兵中,走出一位四、五十岁的中年人,他满嘴落腮胡,他就是回纥部队将领,名字叫做阿旺达。
“在沙漠中,水与食物最重要,人也非常重要;在沙漠中,要不断的打战,才能生存下去,我们需要士兵打战。
所有人都抓起来充军,要他们帮我们打战。
”
阿旺达看着玄奘:
“你是个和尚,也是个唐人。
”
“没错,但请原谅,我绝对不会为你打战,我也不会当兵,出家人是不杀生。
”
“这由不得你,你想生存,就要当兵,就要杀人。
”
阿旺达将盔甲丢在玄奘身上,强迫玄奘穿上。
玄奘抵死不肯,被回纥兵连续殴打。
勉强换上战袍,却不肯拿起兵器,回纥士兵越打越凶,打得玄奘倒地不起。
“住手,不须再打,他慢慢就会了解到,沙漠的残酷。
在沙漠中,你不杀人,人定杀你,这是不变的法则,他终究会被屈服。
”
一群人被回纥部队强押而走,回到回纥部队大本营,有几千个帐棚驻守,是回纥族的大军。
在大军之中,有许多汉人,他们都是被强拉充军,在回纥军淫威之下,不得不屈服。
汉人们听到玄奘法师来到,心中欢喜,当夜有数个汉人拜见玄奘。
“法师之名,如雷贯耳,今日一见,果然非浪得虚名。
”
“法师,你是来解救我们的吗?”
“惭愧得很,我也是被回纥兵所抓。
”
“我们汉人被回纥人欺侮,他们将我们当作苦役,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。
”
“不如结合所有的汉人,起兵背叛回纥。
”
“这样不妥,若被回纥人知道,会杀死所有汉人,到时会连累许多无辜的牺牲者。
”
“玄奘法师,你的意见如何?”
玄奘思索一会,向在座汉人说道:
“你们真的觉得很苦吗?”
“当然苦,回纥人简直是虐待我们,不把我们当人。
”
“那你们认为回纥人苦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