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阅读历史
A + A -

第4章 :定穴

  “我师父得罪谁了?你把话说清楚!”

  我没想到这件事情背后,竟然还有这样的原因。
  难不成我们当年被抓,也跟这事有关系?
  “你就别白费心思了,总之,那是你得罪不起的人……现在,你是自己滚呢,还是老子让人请你滚!”

  古万三说完,几名大汉再次向前一步。

  我双拳紧握,牙齿咬得咯咯作响。

  但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,我还是懂得。

  虽然很不甘心,但我也只能憋屈地离去。

  临走之前,我给古万三留下一句话:
  “天黑路滑,咱们山高水长……”

  古万三对此不屑一顾,一副吃定我的表情。

  “快滚!”

  ……
  离开四宝斋之后。

  我蹲在街上抽了足足半盒烟。

  直到最后一根烟燃尽,烫到我的手指,我才回过神来。

  古万三固然可恨,可我更恨自己的愚蠢。
  但凡我当时留个心眼,事情也不至于发展到这个地步。

 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。

  我对不起师父,更对不起师娘。

  我失魂落魄地在街上行走。

  天空下起了朦胧小雨,我仰头任由雨水拍打脸颊。

  我想补救,可短时间内,上哪去弄那么多钱?
  除了黄赌毒,我能想到的只有盗墓。

  可我才刚刚出狱,万一再折了……
  我陷入痛苦的挣扎,脑海中不自觉的浮现出往日的点点滴滴。

  我是个孤儿,从小吃百家饭长大,受尽人间白眼。

  直到10岁那年遇见师父,我才算有了家。

  要说在这世上,有谁比师父更疼我,那无疑就是师娘。

  还记得我刚跟师父学艺那会,我笨,老是记不住师父说的东西,他老人家就会罚我去后院顶着碗扎马步,背不出来就不准吃饭。

  每当如此,师娘都会悄悄藏起一些饭菜,偷偷地端给我吃。
  还告诉我,不要生师父的气,他这么做都是为我好。

  一个严父,一个慈母。

  后来,我跟着师父走南闯北,他不仅将一身盗墓绝学倾囊相授,还屡屡在墓中救我于危难。

  这恩情太大,我必当结草衔环……
  最终,我选择救师娘。

  如果我们母子俩,只能有一个自由健康的活在这世上。

  那我希望是师娘!
  想定之后,我沿着街道一直走,最终找到一个公共电话亭。

  按照记忆,我拨打了一个座机号码。

  三响过后。

  电话那头,传来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。

  “喂,你好。”

  我深呼一口气:“是平叔吗?”

  “是我,你是……长生?”

  电话那头的人认出了我的声音。

  此人是我师父在道上的一个朋友,名叫吕宗平,精通历史、地理及堪舆之术。

  但他并不是盗墓贼,而是一个定眼。

  定眼,就是专门帮盗墓贼寻墓的人。

  而我眼下急着搞钱,找他,可以省去打听哪里有墓,以及寻墓的时间。

  简单寒暄几句,我直接说明目地。

  “不愧是鬼眼忠的徒弟啊!艺高人胆大,刚出来就找钉子(墓)!”

  吕宗平打趣了两句,接着便告诉我,天津这边的确有墓,甚至大墓都不少。

  最出名的,莫过于黄花山下的康熙六皇子墓。

  但这些皇家子弟的墓都太过扎眼,一个弄不好就得栽跟头。

  平叔倒是知道一个适合下手的墓,墓主是雍正元年敬事房的太监总管,官居从三品。

  众所周知,除了清末慈禧太后所宠信的李莲英,破例获二品顶戴之外,这个从三品,可谓是古代太监官职的天花板。

  听说他死后就葬在蓟县东营房村的北山上。

  可具体位置平叔不太清楚,需要我自己去定穴。

  这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。

  眼下我更需要的,是两个帮手。

  因为盗墓不止是一门技术活,更是一项体力活。

  从上山到下山,背东西、挖盗洞,清坑,散土,最后再背货撤离,每一样都苦逼的很,所以我让平叔给我介绍两个信得过的人。

  平叔说,正好这段时间,道上有两个散人找活干,他让我留下联系方式,之后等消息就行了。

  我将旅馆的房间位置报给他之后,就挂断了电话。

  接着,我便去市场采购盗墓所需的工具,像什么铁锹,撬棍,铁锤,铁凿,尼龙绳,手电,蜡烛等等。

  等我买好这些东西之后,又回了一趟家,将手头的四万块先交给师娘,只留下一千多块应急。

  师娘见我出去两天就带回这么多钱,心中不安,一个劲的追问我是不是又下墓了。

  对此我早就想好说辞,说我这是倒腾古玩捡漏来的。

  这其中的三万二,本来就是我卖唐寅那幅临摹画赚来的,所以也不算欺骗师娘。

  可师娘还是不放心,让我对着列祖列宗发誓。

  我照做了。

  但我不怕,因为我相信刘家的列祖列宗,会原谅我的。

  即使真有报应,我也心甘情愿……
  当晚夜深人静的时候,我悄无声息地来到后院,从柴房取出一个破旧的工具包。

  里面装着的,是十几节可拼接的螺纹圆管,约一米长,拇指粗细。
  还配备了一个钢管把手,两种圆锥形合金探头,以及一个瓦筒状的半圆筒小钢铲。

  道上的人都称这玩意为探针,是远超洛阳铲的一种盗墓神器。

  用这玩意探墓,不仅比洛阳铲更省时省力,还能打得更深,而且出土速度更快更少。

  最重要的是,用这玩意探墓,仅凭手感就能确定底下是不是有墓。

  以往用洛阳铲探墓需要拔土,通过土色来分辨地下的情况。

  而用探针探墓,在往地下捅的同时,就能清楚的感觉到土壤阻力的变化,以及地下的阻碍物(墓顶)。

  拿到东西后,我又连夜赶回城里。

  将家伙事弄到旅馆放好,打了一辆黑车,赶往蓟县的东营房村。

  作为支锅人,我必须提前定好穴。

  根据下午买的地图,我很快找到东营房村北山的位置。

  登上山顶,依靠星空照明,我俯瞰整个北山的地势地貌。

  要是我没记错的话,天津山脉是源自燕山山脉的分支,由河北平原北侧,自潮白河谷至山海关,再呈东西走向延伸入天津境内,属燕山山脉的南麓。

  而我眼前的这片北山山脉,处于燕山脉断裂形成的山口转折处,呈南启北,形成一种独特的碗口格局。

  此外,在这北山山脉的山脚,还有一条湍急的河流环绕,往前,便是一片绵延不绝的耸立山群,左右则是有低岭环抱。

  这就是风水学上所说的,前有明堂开阔、后有龙山为靠、左右伺水环抱、妥妥的一个太师椅格局!
  埋在此处穴眼之人,必能庇佑后代官运亨通,位极人臣,属于官禄宝穴。

  难怪那位清朝太监,会选在这个位置下葬……
加入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支持作者创作,解锁后继续阅读

解锁:

余额:

以后不再提示我,自动订阅下一章

立即解锁

虚拟商品购买后不可退换,青少年请在家长陪同下充值

该章节为收费章节,请登录

立即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