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 改造
在4号门诊楼一楼通往二楼的墙壁上,赫然写着一行字——如果一个人是冤死的,那她的灵魂既上不了天堂,也入不了地狱,而是变成孤魂野鬼四处游荡!一行字歪歪斜斜,还未完全干掉。
经人辨识,这行字是用鲜血写成的!这无疑彻底地击垮了人们残存的最后一丝勇气。
接下来的几天,许多病人先后办理了出院。
再后来,一些医生护士也开始不来上班了。
医院就这样一直处于有出无进的状态,直至人去楼空。
这个结果,恐怕是政府也无能为力了!医院在人去楼空半年之后,我随着政府规划局的一行人来到了这里。
我们来到这里的具体原因和经过是这样的。
这所医院最早的雏形应该诞生于建国初期。
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改造规划,城市中心东迁。
致使原来处于市中心的医院被迫郊区化。
再加上郊区建筑群拆迁腾退工作基本已经完成,这医院应该算得上这片区域的老建筑了。
原本政府打算对其进行拆迁改造,奈何方案还未敲定,就发生了那一连串变故。
曾经救死扶伤、治病救人的圣地一夜之间竟然成了市民们谈之色变的恐怖之地。
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,如此大规模的医院就此闲置确实令人心痛。
如何能够做到废物利用又能使市民接受。
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摆在市政府领导办公桌上亟待解决的一件大事。
最后有人独辟蹊径,给领导提议——将医院改造成公墓。
这个提议使市政府领导豁然开朗。
的确,医院也只有改造成公墓一条路可走了。
一来,医院有停尸房等各种与公墓类似的配套设施。
再就是,公墓本身就是死人呆的地方,发生过些许灵异恐怖事件倒也说的过去。
这样一来,人们对医院的恐惧也会因其被改造成公墓而消除不少。
再加上这几年政府也恰好正在规划大规模的城市公墓。
市政府当机立断,将改造任务交给了规划局。
说到这里,我觉得有必要停一停,向各位读者作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。
我叫陈砚,今年二十四岁,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毕业,分配至市规划局工作刚满一年。
改造通知下了之后,立刻在们规划局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同事们绞尽脑汁、尽心尽力地托关系走后门。
将自己“实在不能走出办公室走进医院为政府排忧解难”
的歉意第一时间传达到领导耳中。
这也导致规划局领导在决定派往医院工作的人员方面极其被动。
人员名单一再作废,费了好大劲才拖泥带水地出现在楼下的宣传栏里。
但无论如何作废,每次公布名单时我都榜上有名且名列榜首。
我天生爱冒险,所以领导的这个决定使我与其他人的态度截然相反。
别人都是一脸痛苦不满,而我却乐此不疲。
那段日子里我没少吃别人的白眼。
当然,大家不去的原因也是比较统一的。
一是都不具备和我一样的冒险精神。
再就是老婆孩子的顾虑太多,不像我一人吃饱了全家不饿。
但这些对我来讲都无所谓。
痛苦的是直到去医院之前我还不知道同行的到底还有谁。
在上车之前有一幕令我感动不已。
那就是我们规划局科长大义凛然地走在前面,为了消除民愤他要亲自挂帅!确实难得呀!我开始热泪盈眶了!这毕竟是我自参加工作以来,在会议室之外持续见到他时间最长的一次。
。
于是,我带着好奇,带着憧憬,跟着同事们来到了与“幽冥坟场”
紧邻的、墙上写着一行血字的——原市中心医院的旧址。
还有一点需要说明。
那就是关于医院在人去楼空之前发生的一些事。
我都是道听途说,然后又经过我们科长补充完整的。
因为我自认为自己有一定的写作功底,于是又添油加醋地将一些细节补充描写了一番。
但我以自己的人格保证,这些描写只是为了使各位读者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,绝对不影响事情的真实性。
可能又有人问了。
怎么这些事情都是你们科长告诉你的而不是别人?或者说他怎么会告诉你而不告诉别人?就是因为来这里之后不久,我们俩便成了忘年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