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 辩佛(二)
成实宗的务达和尚首先发表意见︰“大道修心救灵性,心灯点亮悟此生,忍辱为行可成仙,一朝功成乐无忧。所谓的成实就是成就四谛之意,只要苦行努力耕耘,就可成全佛性。”
“认为苦行就可以成佛,这也未免太过肤浅。”
俱舍宗的史考和尚站起来说话。
“在我认为,佛性在在心中,须以修心为上。”
“如何修心?”
“有相非为相,无相始近禅,有心难作佛,无心易成仙,有念念无己,无念念成圆,有住两为道,无住斯即玄。”
“俱舍就是修心,追求佛心,别于世俗人,入山遁入空门,就是佛性。”
地论宗的音庵和尚不服气,在此场景怎么可以不发表意见︰“我觉得成实宗与俱舍宗对佛性仍是解释不清,所谓的佛在一个字,乃是“悟”
。”
“悟?这如何说?”
“所谓的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;只要能大彻大悟,尽管是十恶不赦之人,也可以顿悟成佛。”
“忍辱为行可成仙,看破假相去倒颠,合道修正解今世,回归原位任心凭。人之所欲全凭心之所相,能看破一切,顿悟即为佛性。”
各派的和尚侃侃而谈,惟独涅盘宗的和尚不发一语,此时捷同与玄奘似乎成为了涅盘宗的代表,大家将眼神聚焦在他们身上。
“你们涅盘宗对佛性一点意见都没有吗?捷同、玄奘为涅盘宗的新起之辈,声名大噪,名闻佛界。如今一看,只不过是浪得虚名,不如尔尔。”
捷同终于忍不住气,站起说道︰“大家知道,涅盘乃是佛门之人追求的最高境界,所谓的当前离垢明空晶莹自证智阿底瑜伽乘。由生死涅盘的一切法皆圆满具足,追求佛法的大圆满。”
“万法归宗不二门,灵山塔下一桃源,欲超三界三心尽,六道无时断六根。甲子难稽千万亿,虚空隐我不知名,一点真灵长不灭,生来佛圣与神仙。”
捷同说的意境甚高,大家不禁称赞,又将眼神放在玄奘身上,不知玄奘对佛性的意见又是如何?因为玄奘不仅人长得超脱俊秀,他的见解也是超凡脱俗。
捷同顶了一下玄奘的肩膀,希望玄奘替涅盘宗发表一些意见︰“大家正等着你开口说话呢。”
“这事有什么好说?”
道基老和尚说︰“听闻玄奘法师悟性极高,老和尚想听一听玄奘法师对佛性有什么看法?”
由于道基老和尚的邀请,玄奘不敢推辞,遂起身发表意见︰“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;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;见山又是山,见水又是水。”
“什么山啊水啊?他到底再说些什么?他想表达什么?”
道基老和尚问道︰“玄奘法师,你所说的这些话,代表什么意思?”
“所谓的佛,就是代表‘领悟之人’
,具有佛性之人,自然会像日月星辰发出光芒吸引人,佛性自然会从身上散发,不平凡的气息自然散出。万物众生会来到他面前听他说道,向他学习如何悟道。只有未领悟之人,才会讨论佛性,真正悟道之人何必讨论佛性,我们从他的身上,一言一行就可以看见佛性。”
众人惊讶,玄奘年纪虽轻,他的悟性却是相当高,他已经成为年轻一辈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,连道基老和尚也不禁称赞。
“我佛门中人,有玄奘法师,将来一定能在佛学上,更上一层境界。”
突然间,从后面传来一阵笑声,大家将眼光往后集中,看见后面站起了一位疯和尚,他不仅蓄发,全身肮脏邋遢,而且满身酒气,原来是位酒肉和尚。
“我以为小乘佛教会有什么大见解?也只不过是如此,还是比不上大乘佛教。”
“你是哪里来的疯和尚?佛教就是佛教,哪有分什么大乘、小乘?”
道基老和尚说道︰“不,你们说错了,佛教的确是有分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,只是在中土之内,并没有大乘佛教,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大乘佛教之人。”
“你来这里有什么目的?难道说你想破坏此次的佛门盛会。”
“我来到此,只是想与你们做佛学交流,今天一听,发现小乘佛教对佛学见解实在是太狭隘,不如大乘佛学来得广大。”
现场和尚一听,每个都气得吹胡子瞪眼睛︰“你这个疯疯癫癫的疯和尚,你对佛学又有什么高见,倒说来听听?”
“我们知道得道修行者可以分为三种,一是佛,佛在梵文中意思是‘醒悟之人’
,是佛教中研读修行佛经可达到最高的境界;小乘佛教中所追求的‘罗汉’
,意即‘修成得道的圣者’
,修行者只要靠自修便能悟道;而大乘佛教之中,所追求即为‘菩萨’
,不同于小乘佛教的主张自修,菩萨在梵文中代表‘即将成佛’
,因看到世人受苦,菩萨便延迟升天成佛,帮助众人超脱苦痛,因此菩萨最主要的特征是慈悲的胸怀。”
这是玄奘第一次听到“大乘佛教”
与“菩萨”
的名词,心中充满好奇。
“在佛中代表的人物有,释迦牟尼,是佛教的创始人,他原是北印度一小国的王子。他在结婚生子后,为生老病死跟随而来的苦痛所扰,经过一连串的修行,最后在菩提树下苦修七天七夜,终于顿悟成佛。”
“阿弥陀佛,在梵文中为‘无限光辉’
之意,他是西天净土的主宰,阿弥陀佛和观自在及大势至常一同出现,被称为‘西方三圣’
”
。
“弥勒佛,意即‘善意’
,弥勒佛为居于兜率宫的未来佛,于天宫讲说佛法,在佛陀的轮回中,当释迦灭度之后,弥勒佛便降临人世弘扬佛法。”
“菩萨又称观音,在梵文中意为‘眼观各方之主’
,指观察人们的声音,便可察觉他们的苦痛,进一步解救世人。观音也被视为佛陀在人间的化身,观音和大势至常随侍于阿弥陀佛左右。”
“大势至,用其智慧之光辉照亮世间,使人们得到至上之力量,因而可去火光、战争之灾。”
“文殊菩萨,是智慧的代表,也是众菩萨之首,最明显的特征是头戴五瓣冠,骑于狮座上。”
“普贤菩萨,象征真理,普贤菩萨多坐于大象骑座。”
“罗汉之中,如同前所述,罗汉是小乘佛教中修行者可达到的最高境界,在大乘佛教中罗汉的地位仅次于菩萨,佛陀的十大弟子称为十大罗汉。”
“迦叶罗汉,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的首要弟子,他最特别的地方在于他年长的外表,和刻划明显的五官,传说他来自婆罗门族。”
“阿难罗汉,是十大弟子最年轻的一名,可见于随侍佛陀左右,五官清秀俊美。迦叶和阿难在佛陀离开人世后继续传扬佛法。”
众和尚听疯和尚一说,不禁愣住,没想到疯和尚对佛学的见解高深,并不是普通的酒肉和尚。
“你们小乘佛教之人,心胸实在是太过狭隘,只知独善其身,却不知兼善天下。为何不追求菩萨心肠,关爱疾苦人间?”
疯和尚疯狂大笑走出会场,现场的人议论纷纷,不停讨论。
“不要理那位疯和尚,他疯言疯语,满嘴胡说八道。”
在玄奘心中,却起了一阵涟漪。
疯和尚所说的,都是他所未曾听闻,他的心中感到震撼,立刻起身冲出,捷同拉住玄奘。
“你想干嘛?难道你想追那个疯和尚?”
捷同问道。
“不是,只是我有许多的不明白,我只想问个清楚。”
“疯和尚只是疯言疯语,你竟信以为真。”
“有许多事我不问明白,我的心中会不安。”
玄奘不理会捷同所说,跑到外面,却不见疯和尚的踪影,疯和尚不知去向。
玄奘心里想,疯和尚应该就住在附近,可努力寻找几天,仍然找不到疯和尚。
在某一天,玄奘在街上巧遇疯和尚,他发现疯和尚竟然在水沟里清理臭水。